• yh0612cc银河


  • 粮价上涨成因

    发布时间:2008-07-11 15:44:38 人气 :0 来源:admin

        一、粮食金融属性明显
        国际热钱大举进入资源性商品市场,在商品本身的实物属性基础上,越来越多体现出金融属性 ,并被金融寡头控制。有研究指出,美国指数基金进入期货市场没有头寸限制,庞大的资金做多商品期货 ,可以使商品的价格完全背离商品供求的基本面。
        据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数据显示,约900亿美元的资金从社会机构、养老金等市场涌入商品期货市场 ,导致上升反应的市值升值约600亿美元。同时,指数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达到1250亿美元,对冲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接近12000亿美元。
        年初至今,MSCI全球股票指数下跌8% ,但代表农林产业的DAX指数却逆势上扬5% 。发达国家挂牌的相关农业投资基金在股市如此下跌中,仍然表现良好 ,这说明投机农产品市场,疯狂做多的人正赚得盆满钵满。
        二 、农业补贴成帮凶
     
          从上世纪90年代起,美国一直推行鼓励粮食出口的政策,通过各种补贴挤占其它产粮国的市场份额 。因此 ,大量出口粮食的美国是这轮涨价中最大的受益国。 2007年 ,美国农场纯利润达到870亿美元,比10年前上涨了50%;在今年的粮食涨价风潮里,许多国家已停止出口粮食 ,美国更将获得巨大的利益。

        而且 ,这些年来美元大幅贬值,而其它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如欧盟、澳洲、巴西等地,其货币都非常坚挺 ,中国的人民币 ,更有升值的倾向,这无疑又增加了美国农产品的竞争能力。全球粮荒对产粮大国美国的经济没有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,但对其他国家都很不利 。
        同时,美国大量的粮食补贴使得低廉的全球农产品价格远远低于其价值 ,这使得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竞争中丧失优势 ,并长期奉行僵化的农业政策,导致这些国家的农业在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竞争中完全落于下风。这也意味着,过去绝大多数的投资均置农业于不顾,纷纷涌向第二、第三产业。然而 ,即便目前开始投资提高农业生产力,也并非可以轻松满足激增的需求量———昂贵的复垦费用和单产水平的提高 ,均说明农产品供求失衡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。
        三 、生物燃料政策是罪魁
        针对粮价上涨的根源问题,来自世界银行的一份机密报告称,在全球粮食价格涨幅中 ,生物燃料的影响高达75%。报告指出,生物燃料生产使粮食不再仅仅是食物,使农民将生产粮食的耕地用作他途,使粮食买卖投机兴盛,这些导致了粮食市场扭曲,并使粮价不断攀升。
    世行研究发现,2002年至2008年2月期间 ,一篮子食品的价格上涨了140% ,其中能源和化肥价格上涨,在粮价上涨中所占比重仅为15%,生物燃料的影响作用则为75%。“若非生物燃料推广,全球小麦和玉米的库存不会那么明显地下降,而其他因素导致的粮价上涨则应该较为温和。”

   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
    在线客服
    二维码
    线

  • XML地图